
1927年,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,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教育高等学府宣告诞生。当时,在1928年11月刊出的《国立音乐院一览》中,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办学宗旨为:“输入世界音乐,整理我国国乐”。
在《国立音乐院创刊号》第五页中,可以看到第一年招生人数共45人,其中以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专修科占25人。从数据看国立音乐院各专业招生比例,专修科人数甚众。
1930年,国立音乐院更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,增设了培养师资的高中师范科。在当时学校的组织大纲和学则中指出,其办学目标为“以教授音乐理论及技术,养成音乐专门人才及中小学师资为宗旨”。

图1:音乐院院刊创刊号

图2:《国立音乐院一览》
1931年,本科师范组与高中师范科并存,并对培养目标做了区分:“本科师范组为养成高级中学音乐师资而设。” “高中师范科为养成初中及小学音乐师资而设。
1927-1949年间,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,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制、性质等始终处于不停的更改与调整中,其称谓先后有专修科、师范科、本科师范组、高中师范科、师范专修科、师范专科等。
从以上历史轨迹可以看到,上海音乐学院自办学伊始,音乐教育专业是学院的专业方向之一。一方面,它对培养音乐师资、普及国民艺术素养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,体现并践行蔡元培的“美育”思想;另一方面,这个专业还是学院重要的人才储备系统,在专修科、师范科的学生名单里,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星光熠熠的名字:贺绿汀、谭小麟、谢绍曾、陈又新、喻宜萱、张仁清、葛朝祉、姚继新……等。








